当前正值冲刺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的关键节点,油服中心综合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内部挖潜降本增效、积极拓展新兴业务、强化人员协同攻坚三大举措,全力以赴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小扳手转动大效益
小扳手转动大效益
“设备隐患自主修”正成为冲刺“双过半”过程中最常见的场景。面对降本增效的硬指标,综合技术服务公司一次次见缝插针的自主维修设备,生动诠释了“自己的活自己干、省下的钱自己赚”的攻坚理念,为控减外委、深挖内潜树立了闪亮标杆。
6月12日,彭超利用洗井作业间隙,捕捉到柱塞盘根异常漏水这一细微隐患。隐患不除将会加速盘根磨损、设备性能跳水、压力平衡打破、效率直线下降,更致命的是,高速泄漏的介质如同“水刀”,将无情侵蚀泵柱塞和轴套,刻下难以修复的沟槽,最终可能导致设备“趴窝”、生产中断。
面对这潜在的“定时炸弹”,彭超没有丝毫犹豫,抢抓作业间隙窗口期,主动作为,娴熟地拆卸柱塞压帽、更换盘根密封件,一气呵成。整个过程争分夺秒,不仅成功消除了重大隐患,更是保障了生产连续性,未打乱既定洗井计划。经核算,这次果断的自主“抢修”,直接省下外委维修费用近千元,更成功规避了因核心部件损坏可能产生的数万元更换损失。
“省下的就是真金白银,保设备就是保产量!”彭超的行动并非孤例,公司上下深化“外委转自营”战略、全员争当降本主角的一个生动缩影。据统计,半年来公司累计自主维修、维护洗井柱塞泵设备17次,更换泥浆阀、旋塞阀等部位零件22次,二氧化碳压注设备维修16台次,节约了近10万元外委维修费用。
新赛道强攻再下一城
“新增业务齐心干”,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突破口。面对表活剂、凝胶注入“慢速连续”的铁律要求,公司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,将崔9-9井化学封窜作业转化为与时间赛跑的“关键战役”,一支由特种车辆、党员骨干构筑的“零点攻坚队”在6月17日的黑夜里挺进火线。
在崔9-9井场,凝胶注入必须“慢注防堵、一气呵成”——速度稍快则剂体不均,中途停顿时间过久则井筒立塞。石维铭、王开基、顾松等多名党员深夜坚守。苏K32951洗井车、罐车苏K99771、配液车苏HY2376、值班车苏K219AR共计4台车辆组成钢铁阵列。石维铭紧盯注入曲线,嘶吼着指令:“流量压到最低刻度,宁可慢十分,不可断一秒!”
从白昼鏖战至星夜,突击队高压下的神经始终绷紧。当黑夜悄悄降临,井场上车亮起的灯光划破黑暗,尚有2罐凝胶待注。王开基攀上罐顶复核液位,顾松穿梭在车辆之间巡检管线,郑国荣持手电环射施工区:“停车时车距一定要保持逃生通道!”
凌晨1时,当最后一方凝胶在精密控速下注入地层后,王国瑞激动地说道:“封窜进度是军令,再硬的骨头也得连夜啃!”年轻的党员王开基拍着膝盖笑道:“这活停不得,咱们手稳一分,井筒安全就多十分!”
此次星夜突袭,不仅抢在凝胶固化前完成高危注剂任务,更以“零中断、零堵塞、零险情”的战绩,为复杂井化学封窜积累了夜间作战经验。据了解,上半年公司在黄59-6井、塔501x等5口井注入表活剂2220方,非常规业务共计创收22万余元。
生产提速上演人证速配
“缺口岗位抢着顶”成为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的最佳响应机制。当黄124井场上的注聚泵急需转场至阳6-1井时,一场联合施工的计划在公司生产群里发出。
持有吊装证的骨干全部“钉”在二氧化碳项目,此时,项目副经理陈斌带领班员张金龙、吴可可、李成等人携证驰援,几人驱车百公里直扑设备堆场。设备基座螺栓锈死?张金龙抡起大锤精准击打,吴可可同步喷洒松动剂;搅拌罐重心偏移?陈斌手搭罐体高喊:“钢丝绳左移半掌!起钩试三秒!” 仅用两小时,注聚泵、搅拌罐、值班房等三台“铁疙瘩”稳稳落位转运车辆上,随后被安全送至目的地。
公司副经理冯轲组织两岗人员、金湖技术服务班组成员,合力连接设备管路,调试注聚泵性能。现场,持有电工证的石维铭猫腰接线调试控制柜。当发现管线接口渗漏,冯轲抄起扳手上前紧固。汗透工服的背影,将“标准化”刻进每道法兰缝隙。
“人手不足大家凑” 陈斌笑着说道。这场与开工赛跑的协同战证明,当全员都具备多专多岗的能力时,人力资源困局就不足为虑。据了解,公司半年内各班组之间,一线与后勤之间相互补位,助力生产达到28次,全面加快公司冲刺双过半的进程。(朱伟)
(正文已结束)
推荐阅读: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